close

  □杜永新
  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位於濟源市區西南,規劃面積18.97平方公里,是2012年度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為裝備製造、精細化工和電子信息。近年來,虎嶺集聚區根據“三規合一”、“四集一轉”、“產城互動”的基本要求,連東帶西,逐步形成了“產城融合”的發展局面。
  夯實基礎依城促產
  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利用虎嶺產業集聚區與主城區緊緊相連的優勢,把主城區的基礎設施向集聚區延伸、覆蓋。三年來,集中投資80餘億元,建成區面積近10平方公里,建設“五縱六橫”框架道路69公里,與高速公路、4條鐵路專用線形成東西連貫、南北通達的綜合交通網絡;鋪設供排水管網84公里、燃氣管網53公里、供熱管網18公里,建設污水處理廠1個、污水處理站及加壓泵站4個;建設幹線電網50公里,220KV、110KV、35KV變電站7個;全面實現了集聚區道路、供排水、供熱、燃氣、污水、電力等與主城區無縫對接,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優勢資源,快速推動虎嶺產業集聚區的基礎設施完善,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壯大產業以產興城
  近年來,虎嶺產業集聚區不斷壯大產業規模,著力打造產業集群。一方面,立足自身優勢和傳統產業,突出以技術改造和產業鏈式延伸加快轉型升級,重點培育了以中原特鋼為龍頭的裝備製造、以濟源鋼鐵為龍頭的鋼產品深加工、以金馬焦化為龍頭的精細化工等產業集群;另一方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著力培育新興產業,搶抓富士康集團新一輪產業佈局的機遇,引進實施了一期投資65億元的富士康項目,引來臺灣、深圳等地150餘家配套企業到濟源洽談合作,形成了電子零部件產業集群。目前,集聚區入駐企業1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45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家,上市公司1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2家。截至2013年10
  月,主導產業集群規模達到400億元,占濟源市工業經濟總量的35.6%,已成為我省乃至中西部地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機械裝備製造產業基地。
  科學規劃產城一體
  產業的集群、規模發展,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集聚區企業從業人員從三年前的不足2萬人發展到現在的5.2萬人,年均增長55%。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動產城一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為加快產城互動步伐,虎嶺集聚區依托東鄰城市主城區,西鄰三湖新區的區位優勢,結合濟源市城市發展規劃、三湖組團發展規劃,制定了轄區村(居)搬遷計劃,啟動了陽光苑、三湖嘉園、錦繡虎嶺城等8個大型新型社區,用於搬遷安置、棚戶區改造和產業工人居住。目前已建成陽光苑、濱湖花園、驛城社區一期等大型社區3個,安置群眾1.8萬人,不僅為產業發展騰出了6000餘畝空間,而且帶動了農村人口向城鎮有序轉移。為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集聚區大力實施就業工程,深入開展勞動力全員免費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就業率達到91%;大力實施保障工程,建立了以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補充的全覆蓋社會保障體系,開展了“文明和諧獎”創建等活動,確保失地農民與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產城互動融合發展
  為服務人口轉移,方便職工、群眾生活,虎嶺產業集聚區積極推進城市公共服務向區內延伸,在集聚區周邊佈局了天壇路小學、幼兒園、消防站,設立了公交站點;規劃建設了德泰酒店、科技財富廣場、商務中心、醫院、大驛特色市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實現了轄區公交、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配套全覆蓋。產業的集中佈局,人口的規模集聚,不僅帶動了周邊房地產業,也催生了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目前,集聚區約有3000人投入到餐飲、物流、商貿等三產當中,集聚區已成為加快城鎮化的重要推動力和勞動力就業新的增長點。去年以來,集聚區直接帶動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15.3平方公里,帶動城鎮化率新增4.6個百分點,實現了工業化、城鎮化相互促進、良性互動、融合發展。
  通過不懈努力,虎嶺產業集聚區的產業和城市不斷深度融合,形成了招商引資的新優勢。談到今後的打算,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翟偉棟說:“我們將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壯大集群規模,傾力打造千億元產業基地,全面完成區內村莊改造、搬遷,真正把虎嶺產業集聚區建成產業高度發達、產城高度融合、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新區。”  (原標題:加快產城互動 打造城市新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t97ztgri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